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8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170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里查兹的互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里查兹 (I .A .Richards,193 6)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某些评论的负面影响迟滞了隐喻学的。他首先提出说话人对同一符号往往给以不同指称 ,是使用者给词语以“意义”。在这个基础上 ,里查兹主张 ,隐喻对帮助理解高度有效 ,而隐喻的实质不仅仅是替代或是比较 ,更主要的是“互动”的观点 ,这成了当代隐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理论包括如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隐喻的两个方面———本体与喻源是互动的、以及共同点理论。本文也介绍其他学者对里查兹观点的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科技翻译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化,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科技翻译事业仍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对科技翻译职业带来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探讨了当代科技译者面临的职业难题与对策,以及科技译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青年译者宜利用好新技术,产出更优质的成果,并调整职业规划,将翻译与专业方向相结合,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以翻译为核心竞争力胜任多种专业工作。为应对科技文献的新特点,优秀译者需具备坚实的翻译能力基础、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基本的翻译理论素养。同时,译者还可培养编辑、写作等能力和专业敏感度、跨学科视野等综合素质,从而满足职业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派因素在叙利亚危机中作用的现有研究多持工具论观点,忽视了教派身份认同被精英工具化的必要条件以及教派动员的微观机制。本文认为,教派因素确非叙利亚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阿萨德家族统治时期叙利亚社会长期积累的教派间利益分流、社会区隔和敌对情绪,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危机教派化的前提条件和大众动员的最初框架。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伊始,民间自发的地方性教派动员和暴力已然出现。叙国内外精英通过不同政策迅速直接或间接介入民间自发性的教派动员,制造或强化了历史积累和新近出现的教派敌意、利益冲突、能力、机会等因素,触发并加剧了“安全困境/暴力螺旋”和“群体内—群体间交互作用”两大机制,最终导致了危机的教派化。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作为文学理论的传统诗学已跟不上文学发展的步伐,需要探索科学的新方法来揭示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特殊性,由此涌现出彼此争鸣的诸多诗学流派,它们都延续诗学对象为"诗"的古希腊传统.在高扬史诗而贬抑小说艺术性的语境中,巴赫金以哲学-美学家身份涉足文学研究领域,以长篇小说为突破口,试图革新诗学研究范式,重新描述已被小说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他发现了长篇小说体裁不同于史诗来源的古代民间狂欢节文化渊源,找到了小说研究的对话主义方法论,借此进一步探讨了人文科学的对话哲学基础.巴赫金在研究小说时建构并完善自己的对话和狂欢化理论,主要并非政治上的苏联意识形态使然,而是符合其自身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唯其如此,他的诗学思想才会成为20世纪中后期活跃学术思维的重要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5.
犍陀罗本生雕刻作为印度文化母题的视觉化形式,以叙事性图像生动地阐释印度民间广泛推崇的价值观。犍陀罗本生雕刻的文化母题包括具有普世意义的乐善好施的传统;以轮回报应为理论基础,以孝敬忠贞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奉行虔诚于神和克制苦行的修身理念。这些文化母题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社会理想、家庭关系和人生追求,是今人理解古印度文化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6.
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之歌》将法兰克人的对手撒拉逊人(穆斯林)塑造为“偶像崇拜者”,这样的写法其实是对伊斯兰教基本教义的深度误读.这些误读一方面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大多数欧洲人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无知和敌意,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欧洲基督教会内部关于圣像问题的神学论争.该诗将撒拉逊人塑造为“偶像崇拜者”的潜在动机与目的,是用文学手法来证明基督教骑士对穆斯林发动暴力征伐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8.
古代印度《鹦鹉故事》先传入波斯,更名为《鹦鹉传》,又经由波斯传入土耳其。土耳其编译者不断翻译、编订和加工,使土耳其语《鹦鹉传》得到不同时期多元文化的共同滋养,增加了伊斯兰教文学的宗教故事,融会了苏菲教派的信念,吸纳了中亚地区的动物寓言,形成了将多元文化融会整合的风格特质,成为古代印度《鹦鹉故事》跨地区、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具备独特文化价值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从韩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个别类型入手,分析韩国人在古代是如何认识、描绘"中国"这个他者,并探究其中所蕴含的韩国人的思维及如此创作的意义,最终尝试在东亚文学的多种发展脉络中,把握韩国文学的本质及地位。高丽与朝鲜时代,以"中国"为素材和背景的作品非常多。一些抒情诗和叙景诗以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以及出使路上所见的风景名胜为素材进行创作;一些传奇和小说将背景设置在中国,出场人物的国籍也均为中国。这些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在文人的作品中。通过与来访朝鲜的中国使臣的会面,通过去往中国的朝鲜使臣的访问记录,通过览阅中国书籍和士大夫收藏的绘画,可以探寻中国历史和文化空间。一般而言,这些以中国为描写对象和抒情对象的诗文作品,表面描绘中国,实则隐晦地表达或呈现了韩国本民族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以及命运。  相似文献   
10.
林玉玲的《月白的脸:一位亚裔美国人的家园回忆录》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性格叛逆、与家庭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华裔马来西亚女性形象。她是为性别歧视而战的假小子,是不愿依附男友成为眷属的负心人,是号召女性同胞不受性别角色羁绊的女性主义斗士;她还是反抗日军、对中国认同的华裔,是对英殖民迫害的华裔共产党的同情者,是怀抱马来西亚民族理想的憧憬者,是美丽新国家梦想的挫败者;她也是英殖民教育的获益者,对自己的成绩自信满满,但是她同情在英殖民教育中受到戕害的儿童,同情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但只能做殖民者传声筒的佼佼者;在美国她告别过去的叛逆和格格不入的性格,对克服种族偏见和融入社会做出了种种努力。这部回忆录是林玉玲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抗争和批判英殖民教育的生命书写,展示了她在流散经历中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